某甲是四年級的學生,因自己有意的疏忽,有一主修科目因無到課已瀕臨被當邊緣。但若此科被當,將因缺此科學分而無法取得大學畢業資格或證書,則即便已考上研究所,均屬枉然。
請以此同學之立場,用兵法原理試圖解套,可否求得較大利益或最小損害。 解答:
壹、問題分析
孫子兵法在「始計篇」即提到:
一、「兵者,國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。」
二、「夫未戰而廟算勝者,得算多也,未戰而廟算不勝者,得算少也。多算勝,少算不勝,而況於無算乎!吾以此觀之,勝負見矣。」強調作戰之前務必細察勝算之多寡(由道、天、地、強、法等五點),精細地籌劃,可以打勝仗,粗略的籌劃,就不能取勝,何況沒有籌劃!
在「作戰篇」中又強調:
一、戰爭消耗的情形,如人力消耗:「帶甲十萬,千里饋糧」;物力消耗:「馳車千駟,革車千乘」、「膠漆之材」、「甲冑矢弓,戟楯矛櫓」;財力消耗:「車甲之奉」、「日費千金」、「賓客之用」。
二、持久戰的災禍,如軍隊方面:「鈍兵挫銳」、「攻城則力屈」;財政方面:「國用不足」;「諸侯乘其弊而起」提及了戰爭對國家社稷的重大負荷影響。
以上幾點,無不強調,戰事所造成的重大影響,必須於事前做完善的考慮。以某甲的狀況而言,若是得於「被當危機」發生之前審慎考慮得失(如畢業學分的問 題等等),做適當的處理,即能避免掉所有的危機,順利畢業,這才是最萬無一失的結果。但是由於一時的疏忽,而造成瀕臨被當的危機(相當於,原本沒有必要發 生的戰事,由於疏忽而造成不可避免的戰爭),各種損害在所難免,解決之道在於將所有傷害減至最低。
貳、兵法原理與解決方式
首先分析敵我的狀況,某甲和老師雙方具有一定的主從關係,相當於雙方控制大局力量的不同,「不可勝者,守也,可勝者,攻也。守則不足,攻則有余。」 (軍形)因之某甲只可守而不可攻。又像是深陷圍地,「所由入者隘,所從歸者迂,彼寡可以擊吾之眾者,為圍地。」「圍地則謀」(九地)
在「虛實篇」中:「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,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。」意思是指,取得先機而等待敵人的就主動安逸,無法取得先機而倉促應戰的就被動疲勞。所以善於打仗的人,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調動。
綜合以上兩點,我將某甲的解決策略定為:「主動而不攻,防守與謀略」。落實在行動上,就是主動向開課老師表明自己的困難與狀況(在此我假設某甲是由於 特殊的情形導致造成瀕臨被當的危機),詢問得以彌補的方式(比如說補交作業或報告等),積極主動表現的更好以表明自己的誠意,同時在這門課程上花更多的心 思研讀學習,以期在期末考試等等有較佳的表現。
回到問題的本身,若將討論的層面擴大,真正的「利益」或者最小的「損害」在於得以順利畢業,此外為避免「主動而不攻,防守與謀略」的策略失敗,這裡提 及另一個解決方案。「三軍之眾,可使必受敵而無敗者,奇正是也」、「戰勢不過奇正,奇正之變,不可勝窮也」(奇正),該生可以考慮以其他的方式取的該學 分,比如說暑修等等。
參、圖解兵法與解決方案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